恶搞历史:对几个历史人物的再认识[复制链接]
 3541     0
发表于 2002-12-15 19:20:27 |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毛主席语录

“中国是一个由多数民族结合而成的拥有广大人口的国家.”

“各个少数民族对中国的历史都作出过贡献.”

“民族斗争,说到底,是一个阶级斗争问题。”



对于一些历史人物究竟是不是民族英雄,有不少人存在着错误的认识。这是必须予以纠正的!众所周知,我们必须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科学地分析对待我国历史上的民族战争。

一,英雄们

一般而言,对清朝取代明朝公认是历史的进步,是“一个新兴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王朝取代了一个腐朽而没落的王朝”。既然如此,那么为什么金朝取代宋朝就不是历史的进步呢?

就腐败程度而言,北宋末期是绝对是可以和明末相提并论的,可以说是到了典型了封建社会绝症晚期。那时的朝廷里充斥着"六贼"这样的人物,他们互相勾结,排斥异己,贿赂公行.民间盛传着"三千索,直秘阁;五百贯,得通判"的歌谣.

下梁歪,上梁也不正.徽宗虽然在书画领域作出过杰出的成就,但就皇帝而言,则是个"以四海为家,太平为娱",不"徒自劳苦"的昏君.他每天征用劳工上万人兴建明堂;蜡烛都加上了名贵的进口龙蜒香料;臭名昭著的花石纲就更不用说了.

当然了,他们荒淫无度的生活是靠榨取民脂民膏来维持的(如农民的正税负担增加了10倍以上),广大劳动人民处于水深火热的苦难深渊,正是"人家有一丁,著夫一名,两丁著夫两名,民不聊生,两河岸边,死丁相枕,冤苦之声,号呼于野".阶级矛盾异常尖锐,方腊宋江等农民起义军在各地风起云涌,和明朝某期的形式惊人的相似.

既然如此,还有什么理由认为金朝取代宋朝是历史的反动呢?是因为金人进行了大屠杀吗?满人的"嘉兴三屠""扬州七日"规模比女真人大的多,"留头不留发"的剔发令更是使死亡人数超过了7位数.是因为金朝人是少数民族吗?根据<大义觉迷录>的观点,武王伐纣也是西北的少数民族的对中原的大入侵.

岳飞的主要战绩有:1130年前和金军多次作战(如牛头山战役等),1131年击破了"盗贼"李成军,1132年击破了"盗贼"曹成军,1133年开始镇压吉安一带的农民起义,1134年开始大举北伐,1135年根据"攘外必先安内"的方针开始了对洞庭湖杨么农民起义的大规模围剿,1140年开始最后一次北伐.可以看出,他的一生不是在对付北方的少数民族就是在镇压农民起义,是一个内战专家.如果说"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的岳飞是个汉族英雄还算是勉强,要说是中华民族英雄恐怕北方的兄弟民族们不会很赞成吧.

相比之下文天祥实在是有点冤枉,宋朝和元朝的战斗本来就是一场地道的反抗外国侵略的斗争,和抗日战争的性质是相似的.可悲的是国内的一些人天真的以为蒙古帝国是中国的政权,成吉思汗的远征是"中国历史上最阔气的时代".

鲁迅同志早在《三闲集·吾国征俄战史之一》 就对这种不良思潮进行过尖锐的讽刺,“成吉思汗‘入主中原’,术赤于莫斯科‘继汗位’,那时中俄的境遇正是一样,都是被蒙古人征服的,为什么中国人现在竟硬霸‘元人’为自己的祖先,仿佛满脸光彩一样。”

党中央的官方文件也说得明白:
“这里不打算就成吉思汗‘西征’的历史功过进行讨论,要指出的是,中国和俄罗斯一样,都是蒙古侵略的受害者。” (《关于国际共产主义路线的论战(九评)》 ).相应的,在俄罗斯被蒙古征服时,“成吉思还不是我们的汗”(鲁迅语),再考虑到现在的俄罗斯境内也有上百万鞑靼人,似乎俄罗斯更有理由说成吉思汗是俄罗斯的民族英雄。

由此,如果把文天祥的抗争也成了内战,宋元之战也成了兄弟争吵,那么冈村和东条地下有知,大概可以含笑九泉了吧.


二,混蛋们

英雄不再是英雄,而混蛋仍然是混蛋,秦某人还是没被翻案.......可是为什么说他是混蛋呢?

同样是给少数民族服务,王猛,卢文进、韩知古、韩延徽、张中彦、......这些人为什么就以正面人物的形象留在了人们的心中呢?帮着外人杀汉人的施琅,曾国藩,左宗棠等,现在不也成了时代的大英雄吗?

秦某人,在政治派别上是属于得到了列宁高度评价的王安石的新党.被俘虏后曾经有过"不顾斧钺之铢"的慷慨陈词.自从其来到南宋后,就为实现民族的友谊而不停奔走.他拥护统一,反对分裂;主张民族团结,反对民族仇杀;主张以和平谈判手段代替暴力冲突,这是多么符合当今“和平与发展”的国际大潮流啊!

有一部分人说他是卖国贼,也就是说自金朝和宋朝的战争是对外战争,金人发源的东北地区不是中国的领土,这不过是重复大汉奸汪精卫"东北本来就不是中国的"伪满洲国的反动言论,不值一驳!

三,还是英雄们.

这次中国修改历史教科书事件中,戚继光和郑成功作为反抗外来侵略的英雄保留了下来,但历史事实又如何呢?

首先是在"抗倭斗争"中著名的戚继光.所谓的倭寇,其实主要成分不是日本人.《明史·日本纪》中说的很清楚,“大抵真倭十之三,从倭者十之七”,而所谓的从倭,其实是沿海地区的中国人.用<筹海图编>的话来说,是"今之海寇,动之数万,皆托言倭奴;而其实出于日本者,不下数千,其余皆中国之赤子."

中国的赤子怎么成了倭寇呢?主事唐枢引用太守严中的话说:"海商原不为盗,然海盗从海商起,何也?许二,王直辈通番渡海,常防劫夺,募岛夷之骁勇善战者,蓄于舟中......许二辈遣倭之一二十人持刃送之."

原来如此,海盗的猖獗正是明朝海禁政策的产物。而海贼中的少数日本人,其实是中国人的雇佣兵。根据《明史·日本纪》的相关记录,“海舶至则平其直,制驭之权在上。及世宗,尽撤天下镇守中官,并撤市舶,而滨海奸人遂操其利。初市犹商主之,及严通番之禁,遂移之贵官家,负其直者愈甚。”

可见,当时所谓的海盗其实是海商,在明末东南沿海地区出现资本主义(至少是形式上的类资本主义)萌芽,中国商人一方面要寻求海外市场,一方面又需要进口如铜、硫磺等原料,和明朝政府“片版不许下海”的政策发生了尖锐的矛盾。由于市舶、海政的官吏一面进行压榨,一面又以海禁威胁,这才引起了中国商人们的武装反抗,乃至到了攻城劫掠的地步。当时以倭寇大头目而闻名于东亚的大海盗王直,现在看来其实是个道地的中国海盗兼商人。

当然了,事情也不能一概而论。就时间上看,早期的倭寇以真日本人为主,望海埚之战中消灭的倭寇便是九州地区的浪人和职业海盗;就地域而言,浙闽地区的倭寇以“沿海奸民”为主,辽东、朝鲜和山东地区真日本人的比例要大一些。

戚继光早年的抗倭斗争其实不过是镇压沿海地区的内战而已,后来他被调往北方主持塞防。在东北方向其对付满族人的行为自然是内战,不值一提;在西北方向倒是狠狠的教训了蒙古人几下,就这个意义而言,还可以说是民族英雄。不过遗憾的是,戚继光之所以被成为英雄似乎主要不是因为其在塞防方面的成就。

如果真的从“抗日英雄”这个角度出发,不如把明朝期间的抗日援朝部队的徐世昌和李如松好好捧一捧。

下面我们再来侃侃另一个大英雄郑成功。

郑成功,是福建大海盗郑芝龙和其日本合作伙伴田川(注意这个细节,估计郑芝龙在被招安前也和王直一样,是个“倭寇”)之女的儿子,其出生地是在日本的平户(不过这倒也无关紧要,李白也不是在中国出生的)。

综观郑成功的一生,其主流不是宣传中的“为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台湾而奋斗”,相反,是顽固的坚持阻挠中国的最终统一。自其于1646年脱离郑芝龙在烈屿岛举行抗清的誓师大会到1662年于台湾病势,其中真正用于收复台湾的时间只有从1659年何廷斌献台湾地图到1662年这短短的几年时间,实在不能说是主流。其事业的最高峰也不是率领二万六千人进军台湾,而是领兵20万围攻南京。

根据日本人的记载,郑成功曾经数次向日本的德川家光请求援军。如果日本援军到来会如何不得而知,反正最后是没来,郑成功也因此避免了背上“引狼入室”的污名,就这个意义而言,与其说是坏事不如说是好事。说不定这就是日本和台湾问题绞在一起的历史渊源呢。

当然了,历史车轮不会倒转,无论郑成功是多么的努力,最后还是不得不退出了大陆,这才开始把退守台湾提上日程。事实上和时下的TV剧《民族英雄郑成功》里的情节不同,当时的主流舆论是坚决出兵台湾的,认为这是不顾抗清大业而自孤于海外,偷安一时。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张煌言的言论,他严厉指责攻击台湾是“纵偷安一时,必贻讥千古”,“自古未闻以辎重、眷属置之于外夷,而后经营中原者”,翻译过来大概就是“自古以来从来没听说过收复中原要跑到海外的小岛上去的”的意思。(不过也不是没道理……就效果上看,退守台湾反攻大陆的计划一直没实现)。

事实上,就当时实力而言,郑成功收复台湾是很容易的,正如他所说的“城中伙夷不足千人,攻之垂手可得”就这个意义上看,以武力解决台湾问题并不困难,难的是下决心收复台湾。

郑成功收复台湾后继续执行和大陆对抗到底的政策,所谓“大明正统在台湾”。死后,其后代在分裂祖国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公开提出“请从朝鲜例”,鼓吹一中一台,可以说是“两国论”的先驱。几百年后蒋介石退守台湾,也把郑成功作为英雄而加以表彰,不过其出发点不是大陆的“收复台湾”,而是“反攻大陆”。

在时下反对“台湾和大陆是平等的政治实体……至少也是特殊的国与国的关系”的大背景下,实在不应当把郑世作为民族英雄,相反,应该大力表彰施琅等从祖国统一的大利益出发,毅然背黑暗而向光明,离开台湾投奔大陆这样的爱国将领,不久前在中央电视台热播的电视剧《康熙王朝》就是很好的典范。就其收欢迎的程度不难看出人民群众的态度。
前正新盟最高评议会代理主席,宇宙革命军事委员会代理委员长,正新盟执政党代理总书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不落的黄金狮子旗 ( 苏ICP备05026564号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7 Comsenz Inc. GMT+8, 2024-4-28 13:46 , Processed in 0.361684 second(s), 33 queries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