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主干道

银英考据
之亚姆立札

查阅导游手册

返 回

  最近心里有一个念头,就是把自己对银英的想法写下来,凑一个集子,而且还有了一个总的名字,叫《银英考据》。恰好又收到珊娜小姐寄来的之前十八期《新时代快讯》,看见卡介伦提督和奥贝斯坦元帅关于亚姆立札的探讨,觉得有趣,于是就开始写第一个考据——亚姆立札。

  卡介伦提督是先提到亚姆立札的人,而且是以“为同盟报不平”做题目来指出原著中种种不合理之处,我试着归纳了一下,应该是有四点:

  一、同盟决定出兵大举进攻帝国这样的大事竟然是只有几个人组成的评议会敲定的,完全没有民主制度的样子。

  二、如此一场大战略,同盟的一切战略战术布置,居然差不多完全出于一个区区参谋之手(还是个连纸上谈兵都很有问题的超级白痴参谋)。

  三、莱因哈特的“焦土战略”好象不怎么样吗,首先,在实施这一战略时,居然没有人民反对他就够希奇了,且作战(特别是灭人之国这样的大型作战)本来讲究以战养战,以当时的技术条件同盟也应该有方法也应该早做好准备对付“焦土”。

  四、两军的兵力对比数字乱七八糟,帝国居然能用少的兵力把同盟打个连起码的国内常备军都很难维持,而自己几乎无损失,也太神话了些。

  奥贝斯坦元帅作为帝国一方,自然要对卡介伦提督的言论加以反驳。不过正如元帅大人自己说的,写到后来,发现这些反驳实际上是大人“自己心目中的亚姆立札”。说白些,也就是田中大神本人其实是糊里糊涂的,而奥贝斯坦元帅根据最后结果在为田中大神圆谎罢了。

  至于我,算一算好象该是帝国这边的才对,所以自然要协助奥贝斯坦元帅为田中圆谎——:-),根据我方大胜的结果塑造一个我心目中的亚姆立札。

  先看卡介伦提督的疑问,都很有意思,特别是头两点,我认为真是切中了要害,正是田中最糊涂的错误。因为象那个样子,暗箱操作式的决策和胜败全系于某一人之身的特点,不正是专制制度向来最为人诟病的缺点吗?作为实行民主制度的同盟,好象应该是用所谓“众人的合力”推动的,结果却去犯专制式的错误,的确比较奇怪。当然,田中本来的意思也许是说同盟正是因为失去了民主制度的精神,所以才会变成那样,但田中并没有说清楚,而且从整个小说看,同盟依旧是民主制的。如果说同盟为什么会输掉亚姆立札,我的意从同盟的民主制度本身去找原因。

  这时我想到一个问题,同盟究竟是怎样的一个政治实体呢?我没有用“国家”这个词,因为我一直有一个感觉,那就是:同盟不是“一个国家”。同盟的名字挺有趣的,叫“自由行星同盟”,并非“自由行星国”。印象里似乎田中并没有说明过这个名称的来历,但这样叫给人的感觉是那里所有的不是一个国家,而是多个国家构成的一个联盟,或者,即使再进一步,也最多是多个政治实体构成的松散的邦联式“国家”。会形成这样的局面我认为并不奇怪,想一想当年刚刚到达这片宇域的人们,面对的是一个广阔而空旷的宇宙处女地,他们在自由四处开拓和发展的过程中,一开始是不会自然地形成一个非常统一的国家的,这和帝国这一边,人类已经居住和开发了很久——同时互相斗争了很久——的情形完全不同。所以,同盟一边最开始的时候自然就是一个松散的联盟而已,即使考虑到帝国的威胁,尤其到比较后来,也有形成一个统一国家的需要和认识,但是,这个时候就不能不说民主制度的毛病了。

  要把一个原来并非一个国家的联盟变成一个国家,最幸运的是通过经济发展,内部各势力集团间的利益紧密相连,自发地形成国家。但从田中在银英里的描述看,银河是一个广阔而空旷的银河,人们的生活需要由其所在的本地星系提供也就能自给自足,没有发展到必需整个银河世界内广泛的互通有无。所以靠经济的力量就远远不足,这样,要将原来的联盟变成一个真正的国家,必须靠上层建筑的努力,靠各个势力团体中的强者的努力,也就是说,要有一个专制的力量。

  但是,同盟却是民主制的,而且自始至终同盟恰恰是没有失去它的民主本色。典型的例子是同盟的第一号大害虫优布先生,他却是民主制本身自然的产物,不,应该说是代表民主制本质的产物。

  然后,继续往下说。同盟是民主制的,民主制本来就爱扯皮,如果是一个国家,则意味着内部各集团的利益还是大体上一致的,还能够比较好的协作,而现在我都考据到同盟不是一个国家了,自然内部各集团的根本利益差异更大,那就更是一吵起来不得了。特别是发动一场牵动整个同盟的大战役,要好好协作几乎是不可能。

  所以,从最开始讨论是否要出兵,同盟应该是陷入激烈的争吵。赞成出兵的团体能够,或者说自认为能够通过出兵得到很大利益,不赞成出兵的团体则认为自己的利益会因出兵而受损害,或者认为自己得不到利益,或者即使自己得到一点利益,对头的某些集团才能得到根本性的利益等等。而后能够出兵自然是前者占了上风,但是,因为民主制的特点,不会说做出了决定以后,就有一个强势的某团体压着大家一起往前冲。相反,如果失败的一方和胜利的一方之间的利益差得太远的话,民主制就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舞台来让失败的一方大肆表演一种叫“拖后腿”的古老蹩脚戏剧,而且,往往有用。因为,要毁掉一个事业,自然远比成就一个事业容易百倍。

  我不赞成田中的做法,把亚姆立札的失败归咎于霍克。这个可怜虫,不过是一个位即不高,权亦不重,没背景没后台的小小参谋,毁掉一个如此大的战役的罪太大,他可担当不起,也根本没力量去犯!在我心目中的亚姆立札,是同盟做了合理军事设计的亚姆立札,是合理军事设计同盟无法实行的亚姆立札,是前方再怎样努力、后方却没完没了地拖后腿的亚姆立札,是一个亿万死在异域的同盟冤魂连该怎样报仇都不知道的亚姆立札——即使猛拖后腿的家伙们,应该也有他们所珍视的正当理由。

  在帝国一方,莱因哈特的“焦土”很自然,我认为面对庞大的来势汹汹的敌人,收缩战线、避敌锋芒、迂回做战及扰乱敌军补给这些,应该算是军事常识而非什么天才的奇策。这个“焦土”实行得究竟是不是非常好呢?我以为不是,莱因哈特也只是能推动他的手下正常地按一般军事要求运做,同时借皇权排除干扰而已。胜败至此已分,一方一片混乱,一方正常行进,如果说莱因哈特有什么了不起的地方,就是他能看透同盟军这支纸老虎,抓住时机对其穷追猛打。

  这时讨论双方的兵力对比意义不是很大,军队混乱了的话,人越多越添乱。如果同盟前线只有一、两支为数不多的舰队,可能大致能够出于较少的派系,彼此也许能合作,至少前线还不太乱,也输得不会太惨。结果却是同盟前线军队众多,这么多军队必然来至各个方面,反而把后方的混乱很容易地就带到了前线来。不能好好合作的伙伴,我想,比厉害的敌人还令人头疼吧。

  最后,若要为“我心目中的亚姆立札”做一个总结,我到想起了以前在《李唐问对》中读到的一幕,原文记不清了,仅按书中说的意思复述如下:

  一日,唐太宗李世民与大臣李靖论淝水之战,李靖说,淝水之战东晋能以很少的兵力大败来犯的几十万前秦军队,不是因为东晋的宰相谢安有多厉害,是前秦自己内部太糟糕了。

  李世民于是令侍臣把有关的史籍查出来看,看后说——果然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