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主干道

再论亚姆立札会战

查阅导游手册

返 回

  自从发表了《论亚姆立札会战中不合理之处》(以下简称《论》)一文后,反响之剧烈是我没有想到的,竟然先后有四篇文章出世,对愚作进行了热烈的讨论。这些作品中,有的如《〈论亚姆立札会战中不合理之处〉之反击》(以下简称《反》)语气强烈,大有对我全盘否定的气势;也有的如《银英考据之亚姆立札》(以下简称《考》)语气委婉,似乎是在对愚作中提出的疑问作出解释;更有如《也论亚姆立札》(以下简称《也》)这类看到后来不知是对我肯定还是否定的文章。不管怎么说,我很欢迎大家就《银英》中的问题进行讨论,另一方面,我也想就这些文章再谈谈我的看法。

  首先我要声明,我并不是说亚姆立札会战必须让同盟军大获全胜,杀到奥丁,莱因哈特束手就擒。《银英》是驾空历史小说,不是历史纪实小说,后者的内容是即成的事实,是无法改变的;而前者则可以充分发挥想象,根据需要安排剧情。但驾空历史小说又有别于其他小说,它必须遵循历史规律,不能出现像《太空堡垒》里那种一艘战舰对抗数千舰战舰而且还能克敌制胜这种情节。我之所以写《论》这篇文章,因为我觉得田中在亚姆立札会战的处理上有悖于战争规律。

  在这里我要感谢《考》的作者晟· L,他将我的观点归纳成以下四点,我觉得非常合理,也使我写现在这篇文章方便了许多:

  一、同盟决定出兵大举进攻帝国这样的大事竟然是只有几个人组成的评议会敲定的,完全没有民主制度的样子。

  二、如此一场大战略,同盟的一切战略战术布置,居然差不多完全出于一个区区参谋之手(还是个连纸上谈兵都很有问题的超级白痴参谋)。

  三、莱因哈特的“焦土战略”好象不怎么样吗,首先,在实施这一战略时,居然没有人民反对他就够希奇了,且作战(特别是灭人之国这样的大型作战)本来讲究以战养战,以当时的技术条件同盟也应该有方法也应该早做好准备对付“焦土”。

  四、两军的兵力对比数字乱七八糟,帝国居然能用少的兵力把同盟打个连起码的国内常备军都很难维持,而自己几乎无损失,也太神话了些。

  其中晟· L认为我的前两点切中了要害,而我自己则认为后两点较有说服力,尤其是第三点。 对第一点来说,晟· L那套“同盟并非一个国家,而是多个国家的联盟”的观点很新鲜,不过我对此只能略表赞同,毕竟地球上也出现过“苏维埃社会主义联盟”这样的国家。其它的文章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不过在这里我不打算再对这个问题再进行讨论,毕竟问任何一个看过《银英》的人亚姆立札会战同盟军输在哪里,没有一个人会说输在评议会制度上。

  对于霍克,不知道是不是在表达上的问题,有些文章把我的观点误认为:既然霍克能拿高分,他就一定可以成为名将。事实上我只是说他连高分都有问题,而且不可能一个人就制定出那么庞大的计划。在这方面我可以说田中对霍克这个人物的塑造是不很成功的。不过我这里也不打算详细讨论这个问题,理由和上个问题一样,没有人认为同盟军是输在霍克身上。

  接下来就是我要详细讨论的,也就是多数人都会得出了同盟军战败的原因——莱因哈特的“焦土”作战。关于“焦土”战术,我在《论》中曾提到过历史上没有哪次战役是“焦土”战术起决定作用的。阿修比的《亚姆立札会战的必然性》(以下简称《必》)中提到了拿破仑在俄罗斯战役中的失败。对于那场战役拿破伦的补给出问题是气候原因还是库图佐夫坚壁清野的战术,战史学家们自然会讨论,我只想说在亚姆立札会战中为什么“焦土”战术会那么有效。其实很简单,莱因哈特的“焦土”战术不同于历史上的“焦土”战术。历史上的“焦土”战术只是在撤退时将一切可以让敌人利用的资源全部带走或销毁,但同时也撤走所有人员,没有拿民众来消耗敌军给养的成分。当年拿破仑占领莫斯科时,莫斯科已成为彻彻底底的空城,没有留下可用的东西,可也没有留下人来吃法军的东西。不仅不给你给养,而且要进一步消耗你的给养,这就是莱因哈特的“焦土”战术的厉害所在。

  但紧接着就是可行性的问题的。最关键是第一步,帝国军必须将民众的粮食全部带走,这一步做不到,那么“焦土”战术只是空谈。对于这一步,我在《论》中就说过,在同盟军征粮的时候民众会反抗,而帝国军征粮的时候民众应该也会反抗。这点我觉得是我在《论》中最无可争议的地方,但即使是这一点,也会有人反对。让我们看看反对者是怎么解释的吧:《考》的观点是帝国军“借助皇权排除干扰”,《反》的观点是“帝国可以用‘不交就枪毙’这样的话威胁,而‘正义’的同盟可以吗?”,这两个观点其实差不多,都是利用专制制度强制征收粮食。其实这种观点很站不住脚,是专制制度就可以随意操纵民众,让他们实行无理的要求吗?那么对中国封建社会制度有重要影响的儒家学派为什么要提出“民为贵,君为轻”的思想吗?只要是专制君主的命令再怎么无理民众都会顺从吗?造反是要杀头的,可历史上为什么还会有那么多的农民、平民、奴隶的起义?专制制度不等于暴力统治,即使是君主的命令也要看合不合理,我想,还有什么能比在战争时代发布“把民众的粮食全部带走,然后撒手不管地将民众扔给敌人”(虽然言词上听起来有些过份,但莱因哈特的命令说白了就是这么回事儿,毕竟民众是不会去考虑什么战略战术的问题,只会有被遗弃并被往火坑里推的感觉)这种命令更无理,更能激起民众反抗的?后来《反》的作者A.Mage写信说,“设身处地想想,要是你是一个佃户,地主突然拿鞭子要你把粮食全交出来,你又孤立无助(至少没有计划过要反抗),你敢不交吗?”,这在微观上或许是正确的,但在宏观上是站不住脚的。一来,历史上不乏无组织的抵抗,被统治阶级对统治阶级的反抗都有从自发到自觉的过程;二来,如果帝国军用暴力的话,五千万人不可能全部乖乖听话,而只要有一个反抗,就会象在炸药桶内迸入一颗火星,会有什么样的后果我想不用我解释了吧!

  至于阿修比在《必》中只提到了帝国民众未必会和同盟军合作,后来我写信回他为什么民众不会和给他们粮食的同盟军合作,却又不反抗带走他们粮食的帝国军。他的回答是:“一个民族可以忍受内部的暴政,却极敏感于外部压力是屡见不鲜的。清政府‘湖广填四川’,又何尝见人反抗了?相反中国人民反击外国入侵的精神却是有目共睹。”这句话说得很对,似乎很能说明问题。但仔细想想却又不尽然。这里牵涉到了“民族主义”这个概念。一个民族在受到外族入侵时表现出的凝聚力是惊人的。近代中华民族百年来不屈不挠的抗争就是很好的例证,这也就是民族主义所起的作用。但是,这种情况只会出现在两个民族之间的战争中,如果是同一个民族之间的战争的话,民族主义就不起作用了,民众往往会倾向代表自己阶级或是实行的制度符合自己的阶级利益的一方。举例来说,南北战争时期,南方的民众中奴隶主会支持南方,而奴隶则希望北方胜利,然后他们就会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声援南方或是北方。如果同一民族且同一阶级或制度之间的战争,民众根本就提不起兴趣。向战国时期秦灭六国,以及三国时期魏灭蜀、晋灭吴,战斗的都是各国的正规军,民众基本上不参与。至于帝国与同盟之间的战争属于哪种性质,我想一般人都可以看出来。同盟人口来源于帝国,因此同盟与帝国之间没有民族上的纠纷,也就是说他们之间的战争是同一民族不同阶级或制度之间的战争,所以这时的帝国民众应该会选择代表自己阶级或是实行的制度符合自己的阶级利益的一方。我想,这一方民众怎么选也不会选到代表门阀贵族阶级利益且已失尽民心的帝国头上去。

  另外帝国军要带走粮食还有一个很难解决的问题。就算他们能带走粮食,可是从他们走后到同盟军到达这段时间他们吃什么?不见得每次都在同盟军到达前的几小时内才撤走吧!毕竟那样是很危险的。当然他们可以留下一些粮食,但留多少呢?留多了,“焦土”战术起不了作用,留少了,万一同盟军路上有个耽搁,一颗行星上的民众不免全部饿死。而且,不战而退,又执行这样残忍的命令,民心和军心都会大受影响,到时还没等同盟军挨饿,帝国军的士气已经到降到冰点了。

  最后来还看看莱因哈特使用这样的战术会有什么样的后果。在威斯塔朗特事件中他没有阻止贵族军的核子攻击,如果这件事让整个帝国民众知道的话会有什么后果相信大家都能想像。在亚姆立札会战他把民众粮食带走然后又把民众扔给敌人,这种行为和他在威斯塔朗特的行为有什么两样?只不过一个是出于政治目的,一个出于军事目标,而民众都是受害者。但是威斯塔朗特事件莱因哈特的所作所为还可以瞒得住,而亚姆立札会战中下这种命令的是莱因哈特,这点是绝对瞒不住的。这样的话,莱因哈特在亚姆立札会战中就会失去民心,这样的话,来年的利普休塔特会战他还怎么打?

  所以,要实行莱因哈特这种“焦土”战术,这第一步是极难跨出去的,而且几乎是不可能跨出去的。然而即使跨出去了又如何呢?在《论》中我已提到同盟也有解决的办法。但不知为什么,《反》的作者A.Mage和《必》的作者阿修比似乎并没有理解。我已在《论》中强调同盟军可以种在极短时间内收获的作物,可在《反》依然指出“离收获还有几个月”这样的论点。至于何修比,后来我写信重申我的观点,他的反应是“如果同盟军可以在那么短的时间内种到粮食,那么作战就根本不用考虑补给了,这种讨论实际上偏离的方向。”或许真是如此,不应把原著中并未提及的假设当作论据。那么我在《论》中也提到过了可以使用打猎、捕鱼这样的获取食物的方法,《反》中认为使用这种方法取到的食物并不够吃,但我们应该意识到,同盟军占领了二百多颗行星只有五千万人口,一颗行星上的猎物要养活二万五千人有什么不可思议的?当然可以把这些行星解释成为贫脊的行星,事实上平均人口只有二万五千人的行星的确不会发达,但如果几万人都养不起的话,那也没有必要去开发了。要知道,地球可是养活了六十多亿人啊!如果帝国军想要把行星所有资源全部销毁,二百多颗行星就凭帝国军这几千万人恐怕不是一年两年能做得到的。不过,这些都已经是次要的了。

  总之,莱因哈特居然能想出这么一个不切实际的主意,实在有碍一代奇才的形象。其实莱因哈特尽出不切实际的主意,像亚斯提会战竟不考虑自己的损失而妄图连续歼灭敌军三支舰队——比杨舰队的连战还厉害——若不是同盟军将领饭桶得难以想像以及莱因哈特直到打第三支舰队才碰上杨的话,他一定会死得很难看;在诸神之黄昏作战一箱情愿地认为杨一定会在伊谢尔伦驻守,事实上如果让杨到兰提马利欧方向迎击莱因哈特,比克古、亚典波罗或梅尔卡兹留守伊谢尔伦的话,非但罗严塔尔别想收复伊谢尔伦——如果凭这三人中任何一个的实力加上伊谢尔伦要塞还挡不住罗严塔尔的话,伊谢尔伦实在称不上是难攻不落——莱因哈特也会陷入空前的大麻烦之中。只是出乎意料地是同盟军方面甚至是杨也没想到这一点,只能说是田中拉了莱因哈特一把。而且莱因哈特战胜的战役中,若非拥有兵力上的绝对优势,就是对手能力几近于白痴,真的打硬仗时就不行了。所以说莱因哈特真正在军事上的才干并非高不可攀的,他的可贵之处只是在他做事的魄力以及用人的能力。

  关于实战方面,晟· L帮我总结了,两军的数字实在是太乱了。同盟军总共出动八支舰队竟然会有二十万艘舰艇、三千万人。帝国军兵力只有同盟军六成的部队怎么打也似乎比同盟军多。关于亚姆立札会战的进程,阿修比在《必》中设计了一个相当不错的方案,也就是说实战部队差不多,各舰队的分配也平均,我也认为理想的方案应该是这样的,只是如果帝国军再多损失个两万,即同盟军损失九万五千艘,帝国军损失五万艘似乎更合理。毕竟第一回合中田中详写的两场战斗帝国军都没占到便宜,按概率的话没有理由认为其余的战斗都处于一边倒的局势;在第二回合中若吉尔菲艾斯晚一步到的话,恐怕帝国军战线都很难维持了,所以第一回合帝国军损失二万艘,第二回合损失三万艘更合理些。但田中在原著中却极没有必要地让吉尔菲艾斯拥有相当于杨四倍的舰艇,以至于在计算其它舰队数量时发生了大问题。所以说关于兵力对比的问题上,唯一的解释大概就是田中在写作时计算机出了问题。但不管怎样,即然莱因哈特的“焦土”战术根本就不可能实行得起来,那么帝国军在几乎无损失的情况下打得同盟军连国内常备军都很难维持也就无从谈起了。

  最后,我想谈谈如果我是田中芳树,我会怎么描写亚姆立札会战。我认为,田中最大的失误在于他让莱因哈特利用民众对付同盟军,这在当时的情况下是几乎不可能的。在高登巴姆王朝的暴政下,民众早已对政府失去了信心,他们没有发动起义已经是个奇迹了。同盟军被帝国称为边境的叛乱军,恐怕对帝国民众来说他们是起义军,是代表平民反抗政府暴政的军队,至于同盟内部的腐败民众则根本就蒙在鼓里。因此,既然在没有民族纠纷的情况下,同盟军进攻时很有可能会出现帝国国内各地的民众揭先竿而起,打击当地的帝国军,以迎接同盟军的到来。也就是说,这时的民心是朝向同盟军的,哪里会那么合作地将粮食交给帝国军。因此,帝国军要将获胜,不能从民心上动脑筋,只能完全靠军事上的胜利。

  其实,在原著中完全可以看到,同盟军的失利可以说是情报部门几乎完全没有发挥作用。帝国军能够知道同盟军的输送舰队在哪里,知道同盟军的八支舰队在哪里,而同盟军呢?他们连帝国军的影子都没有看到。当吉尔菲艾斯为攻击输送舰队而潜入同盟军的占领区,对此同盟军也一无所觉,这说明了什么?如果同盟军能早些察觉到帝国军的动向,在发现吉尔菲艾斯舰队靠近之际派舰队保护输送舰队;或者保密工作做得好一些,不让帝国军得知输送舰队的位置,那么同盟军的补给也就不会被切断了。否则的话就等于一个瞎子在跟一个明眼人作战,哪有不输的道理?同样的例子也出现在巴米利恩会战时,帝国军对杨舰队的所在也大感头痛,这主要是因为他们无法确认杨舰队会在哪个补给基地进行补给。但在亚姆立札会战同盟军的情报为什么会这么差,田中方树却没有提到。我想,如果田中在情报上多下点功夫,而不是把注意力放在那个不切实际的“焦土”作战上,再把双方的实际兵力及配置在修改一下,相信小说的说服力会更强一些。

附录:对安所著一文的反论

  安在对焦土作战的实施方面的确有独到的见解,尤其是帝国军可以不通知民众而直接把粮食再走确实可以省去很多麻烦。不过,我还是想要说几句。

  很奇怪,安也不认为同盟是个国家。这也就算了,如果他们认为苏联也不是个国家,你又能拿他们怎么样呢?

  安认为同盟军出兵案即使搞全民投票十有八九也会通过。我不这么认为。打倒帝国,是同盟的神圣使命,这在同盟建国初期或许如此,但在宇宙历八世纪未恐怕就只有特留尼西特那号人会这么说了。一场战争打了一百五十年——请注意,是一百五十年,不是十年、二十年——恐怕家家户户都有人死于战争,但打了那么久还没有一个结果,按历史规律推测的话,我想更可能的情况是人民的普遍产生了厌战情绪。这时恐怕民众都想和平,而早就把那种什么神圣使命抛到脑后了。就像考大学,如果连续几年都没考上的话,我想大多数人都会放弃,尽管念大学曾经是他们的梦想。过去主要是帝国军进攻同盟军,同盟要保卫国家,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如今好不容易——不要认为人民会觉得不流血占领伊谢尔伦很容易,毕竟是第七次攻打了——帝国已无法进攻了,正好有一个讲和的机会,民众不可能会放弃,即便要复仇也要先喘口气再说。所以,我认为全民投票不可能通过那种大规模的出兵案。作为民主国家,执政者要想连任,就必须做顺应民心的事,这样才能让民众接受,同盟要出兵是违背人民意愿的,讲和才是众望所归,所以我认为评议会为能够连任而决定出兵是不可思议的。

  民主主义制度比起专制度却实苛刻、麻烦,对执政者的要求很高。在民主国家,民众的观点很简单,执政者能满足民众的要求,民众就会选他;不能,就请他滚蛋。特留尼西特上台后没作过一件实在的事,反而一味地乱来,这种人没有被民众赶下台,也只有小说里会出现。

  安给同盟军想出的办法显然是犯了军事大忌了。《孙子兵法》作战篇讲得很清楚,“日费千金,然后十万之师举矣。其用战也胜,久则钝兵挫锐,攻城则力屈,久暴师则国用不足。”就是说大兵在外作战,每天都要花很多钱,这样就要求速胜。旷日持久就会使军队疲惫,锐气受挫。攻打城池,会使得兵力耗竭;军队长期在外作战,会使国家财力不继。同盟军出兵三千万,更应长驱直入,采用闪电战术,你让他步步为营,恐怕会比原著中写的输得还惨。

  关于焦土作战,我不想再说了。同盟军是在输送舰队被歼后才乱了起来,而即使帝国民众不吃他们的东西,在这种情况下同盟军的补给也会出问题。

  安认为同盟可以得到情报,这就更增加了我的疑惑。情报出了问题,是我能想出的同盟军战败的唯一军事上的因素,同盟军无论是探察对方还是隐蔽自己都没有作好。如果同盟军情报足够,他们可以长驱直入直逼奥丁——有近两个月的时间而且不受到抵抗,同盟军要到达奥丁是轻而易举的事——到时帝国军想避而不战都不行,因为同盟军可以放弃海尼森,帝国绝不能放弃皇帝陛下所居住的行星。如果同盟军情报足够,他们可以知道帝国军每支舰队的情况,从而可以围追堵截,绝对不会找不到仗打。如果同盟军情报足够,他们也不会夺了那么多人口只有几万人的行星,一旦同盟占领了大都市,我想帝国军也不会那么干脆地把大都市的食物都带走,把生产系统全破坏吧!如果同盟军情报足够,吉尔菲艾斯闯入占领区,他们也不至于一无所知,以至于输送舰队受到攻击时一点防备也没有吧!同样,如果同盟军隐蔽工作做好了,输送舰队出动后帝国军根本就无法发现,更别说攻击了。如果同盟军隐蔽工作做好了,等帝国军展开反击时却找不到同盟军在哪里,那样还怎么打。如果同盟军隐蔽工作做好了,在同盟军逼进帝国军尚未撤走的行星时不让敌人发现,那样的话还怕什么焦土作战?如果同盟军隐蔽工作做好了,帝国军根本无法知道同盟军什么时候达到极限,让他们怎么发动反攻?但结果是什么呢?帝国军对一切的一切都了如指掌,同盟军什么都不知道,那么这样战役当然是帝国军赢了。可以想像,如果同盟军对一切的一切都了如指掌,帝国军却什么都不知道,那么同盟军还会输?毕竟知彼知己,才能百战不殆。如果真能如安所说同盟军在情报上不会那么糟糕,那么我认为同盟军就没有什么理由会输了。

  如果假定双方的情报工作都进行得不错,大家对对手的情况都很了解,那么第一,同盟军输送舰队就不会那么容易被歼灭。一旦吉尔菲艾斯闯进来,就会遭到四处涌来的同盟军优势兵力的攻击,至于那些“即使如此吉尔菲艾斯也能对付”这种死要面子的话就不用说了。如果同盟军在物资的输送上不出问题的话,在物资的数量上,一百三十亿亿人要多养活一亿人是不能问题的。这样,双方就在一条起跑线上了。 安引用了曹刿(忘了是不是这个字)论战的例子。一鼓作气,再鼓而竭,三鼓而衰,这种论调在齐鲁之战中是会起作用的。但是,齐军在击鼓时,可没有冲上来和鲁军作战,他们在士气旺盛时可没有占到任何便宜;同样的战例,黄忠在定军山刀斩夏侯渊,但那时夏侯渊在山下可呆等了大半天了,他们也没有在士气正高的时候冲上山去。可同盟军不一样,他们占领了很多地方,可以说是占了不少便宜,这反而会另他个士气大振。这在历史上也有过战例,当年蒋介石命令“绝对不抵抗”,日军兵不血刃地占领东北三省,好像没见到日军士气低落嘛!因为占了便宜的缘固。

  “得民心者得天下”。帝国当时在民众心目中早已失了民心,这在他们后来在利普休塔特会战和罗严克拉姆王朝成立时极力拥护莱因哈特就可以看出;而同盟的市民依然为自己是个自由的国家的一员而感到自豪,这也可以在后面的情节中看出。另外,帝国军再走了民众的粮食——不管是抢走的还是偷走的——并把该保护的民众扔下了,而同盟军则接收了他们,给他们粮食,谁得民心我想很清楚了。虽然莱因哈特在日后很受人民拥戴,但此时此刻他是代表高登巴姆王朝的门阀贵族的。所在,同盟军在攻打帝国时,帝国民众会做些什么事情,我想在原文中已讲得很清楚了,这完全是根据历史规律推测出来的。

  最后,安认为同盟败在它太民主了。恐怕这句话会被所有民主主义拥护者狂揍。田中笔下的同盟根本可以说不是民主主义了,怎么还会“太民主”?特留尼西特养了一私人军队忧国骑士团殴打政敌,没人敢站出来说话;特留尼西特在同盟军亚姆立札会战惨败、国内反战运动高涨时依然推行主战政策,没人敢站出来说话;特留尼西特收留同盟为了最终打倒而战斗一百五十年的高登巴姆王朝残余分子组成银河帝国正统政府,没人敢站出来说话,这样的国家还能称之为“太民主”?如果同盟真的“太民主”的话,恐怕早就统一了银河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