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主干道

军事教程银英版

查阅导游手册

第四节 战略线和战略点,战场上的决定点,作战中的目标

返 回

  战略线和战略点有各种不同的类别,有些点就只是因为位居要冲,而获得这种名称,这就是所谓永久地理性的战略要点(如伊谢尔伦)。另外有些点, 其价值是相对的,与敌人的主力位置和我军运动的方向,都有微妙的关系,这是一种偶然性的要点,我们可以称它为机动的战略点。最后,有些点只有次要的价值,而另外有些点其价值经常都很重大,后者又可以称作“战略决定点”(或具有决定性的战略点)。

  凡是交通中心,或是重要军事基地和要塞的所在地,都可以算是地理性的战略点,他们在战场上具有很重要的军事价值。

  有位著名的将军认为除非这些点的位置对于正在计划中的作战,是恰好处于有利的地位,否则就不能算是一种战略点。但事实上往往并非如此。因为战略点的形成是以它本身的性质为基础,也许在战争开始时,这些点似乎距离得很远,并没有什么价值,但是一旦战局突然起了变化之后,他们马上就会显现出很大的重要性来。此处还有一点必须明白的加以说明,那就是并非所有的战略点都是决定点。

  战略线的区分也有两种,一种是由于他们的地理位置所使然,另外一种就决定于临时机动性的关系。而第一种的战略线又可以再分为两类:第一类是一种具有永久重要性的地理线,这也可以算是战场上的“决定点”中之一种;第二类的线就只由于它位置在联络两个战略点之间,所以才具有战略上的价值。(注:此种名词不免有混淆之感。因为线并不是一个点,而文中却说这一类的战略线是战场上的“决定点”。此处应该值得注意的是象“决定点”、“目标点”等名词中的“点”字,其意义已经超出了几何学中一个点的范围,而是代表一个比较广泛的位置。)

  为了避免混淆起见,现在暂时不讨论战略线与机动的关系,而只以作战地区的决定点和目标点的关系为限。

  目标点和决定点虽然关系极为密切,但是彼此之间究竟还是有分别。任何目标点都一定要是战场上几个决定点中之一个,但是在一次作战中,却不可能把一切的决定点都同时当作它的目标点。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决定点的定义,然后再谈到如何选择目标点的方法。

  一般可以认为,凡是足以对于整个战役的结果,或是这一个阶段的作战,具有显著影响作用的点,就都可以称它为“战略决定点”。凡是地理位置,或者是天然和人工的形势,对于攻守作战具有重要性的各点,都可以包括在内;而位置要冲的大型要塞,尤其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种。

  在一个战场上,决定点可以分为几类:第一类是一种地理上的点和线,他们的重要性是具有永久价值的。举例来说,当帝国军在同盟境内作战的时候,谁是伊谢尔伦要塞的主人,对于整个战局就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因为它的对方被这种强大的支援火力而限制了手脚。对帝国来说进可以攻、退可以守;而对同盟来说,掌握了伊谢尔伦则无疑是掐断了帝国远征军的喉咙。

  凡是能够控制几个流域的汇合点,或主要交通线的中心,也都可以算是地理上的决定点。譬如说, 里昂就是一个重要的战略点,因为它控制着隆河( Rhone)和索恩河( Saone)两个河谷,并且又是法意两国间、和法国东南两部的交通枢纽。不过在它没有好好设防前,还不能算是一个战略决定点。( Leipzig)更是一个战略点,因为它是整个日尔曼北部的唯一交通中心。假使加以坚强设防之后,他就可以算是北德的钥匙了。(这一段的例子是原文作者当年的情形,与目前的实际形势可能会有所出入)

  所有的首都一定都是战略点,这是具有双重的原因:一方面他们是交通的中心,另一方面他们也是政权的基地。

  在某些险要的星系地段中,往往有一种隘道成为军队唯一可以通过的途径(象伊谢尔伦),这当然也是战略上的决定点,所谓“一夫当关,万夫莫敌”,即此之谓。

  第二种决定点就是一种由于机动而偶然产生的点,这是由于双方军队位置调动所产生的后果。

  当一八零五年,马克(Mack,奥国大将)在乌尔门作战时,他等待着俄军经由摩拉维亚( Moravia)开到战地,向他进攻的决定点是在下里赫河(Lower Lech)方面,因为若是敌人比他先到达这个位置,就可以切断他的退路,和他与援军之间的联系。反而言之,一八零零年克雷(Kray)也在同一个地点作战,但是情形却完全不同。因为它的援军并不是从摩拉维亚方面来的,而是从意大利方面来的,所以战场上的决定点也就跟着调换了方向。

  在这里可以归纳出一个普通的原则,那就是说机动性的决定点总是在敌方的侧翼上面,从这里我军可以很容易的切断敌人与其基地及援军间的联系,而不使我军的地位暴露,受到同样的威胁。在陆战时,对着海岸的侧翼常是最有利的,因为可以有机会把敌人打下海去。唯一的例外,就是对方是一个岛国的劣势陆军,这时应该不惜冒险以切断敌军与其舰队间的联系,使他丧失退路。各位可以延想开来,同样的理论如何可以实际的运用到各位描写星际作战的作品中去。

  假使敌军的兵力过于分散,或是延展得太宽,那么决定点就是它的中心位置。从这里突入,敌军就会被分裂成为碎片,然后就可以用各个击破的方式来把它加以歼灭。

  总的来说,一个战场的决定点,其决定的条件可以分为以下三项:
(一)地理上的形势。
(二)局部的形势与最后战略目标的关系。
(三)双方军队所占领的位置。

  这些问题在以后分析战斗时,将再加以讨论。

 

目标点

  目标点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机动目标点,(二)地理目标点。一个地理目标点可能是一个重要的要塞、一条河流,或者是一个理想的作战正面。机动目标点的性质与地理目标点的性质不同,它的重要与否不是先天的,而是要看敌军的位置来决定。

  在战略上,战役的目的决定了目标点的位置。假使目标是攻击,那么这种目标点就是占领敌国的首都,或者是重要的星球,足以强迫敌人求和乃至战败者。在一个侵入性的战争当中,敌国的首都通常总是一个目标点。不过首都的地理位置,以及敌国与邻国之间的关系,对于作战的计划却也具有重要的影响, 足以决定到底应否占领敌国的首都。假使最后决定不以攻占敌国首都为目标,那么目标点就可能定位某一条防线,或者是某一部分的作战正面,其占领与否对于邻近地区具有绝对的重要性。

  在守势作战中,所谓目标点不是我军所想要攻占的地区,而是我军所想要防守的地区。首都因为是政权的中心,所以当然成为主要的目标点;不过此外还可能有许多其他的点,可以当作第一道防线或是第一道作战基地用。假使法军采取守势时,其第一目标点是莱茵河,要严防敌人渡河过来,而第二目标点是设在缪斯河和摩塞尔河上的作战基地。

  至于说到机动目标点的重要性,前面早就略有谈及。要想毁灭和瓦解敌人,就一定要善于选择这种目标点,一位将领的天才就可以用这种能力来当作评定的标准。军队作战的胜利,不一定要以攻城掠地为满足,而集中精力来寻找一个机会,以达到歼灭敌人兵力的最大目标——因为敌人兵力既已经被集歼,所以它的土地也就唾手可得了。

  首先在一览之下,决定每一个作战地区的相对利害,然后再集中我军的主力,用在那成功希望最浓厚的地区中。假使敌军的兵力过于分散,就猛烈的突入它的中点;若是便于迂回,或是切断敌人的交通线,那么就应该趋向敌军的侧翼。

  当然,在广漠的未开发星系,这种机动作战的方法似乎就远不如在开发度和居住度比较高的星系那样有效。不过所应该注意的是,这种类型的战争并不一定完全适合于所有的地区和环境,但是若能一切依照原理执行,则成功的机会还是很大的。

  如何选择目标的标准,首先要看战争的一般目标是什么和政治环境是怎样,最后再考虑到双方在军事情形上的对比。

  假使具有充分理由,必须避免一切的危险。那么作战的目标就应该很谨慎的以能获得局部的利益为限,例如占领少数重要星球和控制一定范围邻近的星域。否则,就宁可学习拿破仑的榜样,不惜冒着极大的危险,以来获取最大的成功。

  假使一支军队,其作战目的只是为了要围攻某个星球,那么他当然不必采取过于冒险的行动。同样的基于另外一种原因,当一支军队离开它的基地足够远的距离、在这种距离上基地无法给予有效和及时的援助的时候,则此时采取冒险的手段,也是利少害多,得不偿失的。

  此处还要再提到另一类的决定点,其决定的因素多半是属于政治上的考虑,而不属于战略上的考虑。这类决定点在几个国家联合作战时,颇具有重要性,对于政治计划和作战也都具有影响作用。这种点可以称为政治性的目标点。

  固然政治与军事应该具有密切的关系,而在多数的战役中,军事行动常常是为了达到某种政治目标,这种情形有时很重要,但是却也常是十分的不合理。这种办法常常会使战略上发生重大的错误,政治目标点应受着战略的支配,至少要在战略上获得一个大胜之后,才可以考虑到政治上的目标。

  这个问题的内容是太复杂和广泛了,所以无法归纳出几条简单的定律。唯一可以说明的原则,就还是刚刚所已经讨论过的。那就是政治目标点的选择应遵照战略的原理,或者暂时不必考虑它,等到战争有了决定性的胜利以后再说。